MILAN SPORTS
>米兰·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文化园地
经得起“检验”的检测人
—记强华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杨猛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检测人员?对于这个问题,现任强华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杨猛的回答是,“必须保证所出具的每个工程检测数据都经得起检验!”

从业16年,他在项目检测试验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技术员,逐步成长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从国电蚌埠电厂一期工程到铜陵电厂六期工程,从广西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到长治漳泽百万电厂工程,从华润阜阳二期工程再到浙江绍兴智慧快速路工程,他相继辗转安徽、广西、山西、浙江,足迹纵横大江南北,经过长期在项目一线的坚韧锤炼,他积累了丰厚的检测工作经验,逐渐成长为检测专业的技术尖兵。

扎根一线学本领

2008年的夏天,刚踏出校园大门的他背着行囊从合肥来到淮南,开启了扎根项目一线的检测工作。初入职场的杨猛,面对复杂的检测技术无从下手,他深知想要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还得靠自己扑下身子去挖掘,他一边紧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现场不断学习实践提高,一边不分白天昼夜的钻研各类试验规范,然后再进行实操。不论炎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现场和办公室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常说:“工程质量是项目的关键,我作为一名检测人员只有练出了扎实的技术才能更好的为项目质量把关。”在一次次的历练中,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2009年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开工,他主动请缨加入到核电项目的工程检测中,面对核电项目要求的检测标准高,项目部环境封闭,试验室人员紧缺的困难,他始终无怨无悔,像钉子一样钉在工地现场,专心本职工作,在那里,他一干就是6个年头。结合项目特点,他和检测试验中心成立的QC小组成员一起抓住混凝土配合比这个牛鼻子,根据材料和使用部位的不同,与小组成员一起有针对性的通过调整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砂率及外加剂掺量等,反复的试验、分析,最终优选出了最优的混凝土配合比,有效解决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和纤维混凝土泌水的问题,从源头上保证了施工质量,这一QC成果荣获省电力系统QC成果二等奖。

爱岗敬业勇担当

在漳泽百万项目工作期间,他接到筹建现场试验室的任务,因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试验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调运。在接到通知后,他先是仔细规划试验室的布局,合理搭配各操作间的布置,多次模拟仪器设备的摆放位置和仪器操作环境。在试验室建设期间,他一边监督现场试验室的建设,一边联系车辆沟通仪器设备的运输时间,一边准备试验室的软件资料,最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现场试验室的前期建设和试验室评审工作,为试验室能尽快投入使用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也为保障项目的工程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8月因工作需要,杨猛调入强华公司本部负责体系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强华公司的资质维护、体系建立及实施,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新的岗位新的领域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告诫自己,既然挑起了这副担子就要干好,他加班加点查阅资料、积极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课程,迅速积累了体系管理方面的经验。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先后助力强华公司顺利通过了CMA标准变更评审、涡流扩项评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复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证书A级复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复评、辐射安全许可证复评、中质协三体系外审、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飞检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含义。

2022年疫情期间,正处于强华公司金属CMA扩项评审准备的关键时期,疫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资料准备的进度。因疫情管控需要,他所居住的小区在一个月内被封控了4次,人员流动受限,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毅然决然选择吃住在公司,减少流动,为评审资料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经过和同事们近一个月在公司的精心准备,强华公司顺利通过了金属CMA扩项评审。

学无止境乐分享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才能准确把握检测领域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秉持着勤奋好学的钻研劲儿,他先后通过了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的考试。同时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公司先进个人、优秀技术人员等荣誉。

作为一名检测专业的“老师傅”,他总是主动挑起“传帮带”的重任,将自己总结的工作经验毫不吝啬的传授给他们,对他们给予生活上的关切、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更快的掌握专业技能,走出刚加入工作后一时不能适应工地环境的彷徨、失落感,进入工作角色。他说:“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当年满怀热忱加入检测行业的自己,给他们分享经验的同时,也是促进自己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路走来,杨猛始终以实际行动擦亮自己的“第一身份”,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完成应尽的职责任务,做经得起“检验”的工程质量“把关人”。